顯示具有 異想世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異想世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你是怎樣的父母?!



**圖片搜尋自google網頁,若有侵權懇請告知移除**


你是怎樣的父母?!

沒有說不代表感覺不到
雖然沒有半句對話
但孩子期盼與失落的眼神說明了一切

如果孩子有選擇權
你會是那對孩子想選擇的父母嗎??


.

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Detroit: Become Human(底特律:變人)--續




**圖片搜尋自google網頁,若有侵權懇請告知移除**

  
遊戲內容設計有的時候很反映真實人生...


故事的角色人物是人類與仿生人
仿生人(deviant--
原本該是沒有生命沒有自由意志的機器
卻在某個環節裡  開始有了自我的想法
想要擁有自由  想要自主
人類--
一如常態  扮演的就是食物鏈最上端的那一個
劇情內容看來就像白人奴役黑人  黑人揭竿爭取自由的情節
但看著看著  我落入了自己的思緒中

在不同的時間點  都有著許多的選擇
每個選擇都有時間的限制
並且需要有一定的條件才可以做某些的選擇
一瞬間的選擇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而後  需要去承擔的是不一樣的風險
劇情也會走向不一樣的結局
就是個簡化人生的縮影


在做決定時  選擇利他還是利己
最終真的會如所預期的一樣嗎?
亦即我們認為的對別人好
最後結果真的對別人也是好的嗎??

看到某個遊戲者在時間壓力下
幫主角做了“反抗攻擊”的選擇
結果是殺害了所有前來鎮壓的人類並犧牲了許多剛被自己解放的仿生人的贏了
劇情停在主角看著屍橫遍野的場景
遊戲者看到了結果
停了好一會兒  默默的說了一句
“完全沒想到那個攻擊是把人家打死...我以為攻擊是把人家打暈之類的......
原本利他的想法  在那一瞬間變成了利己的作為
遊戲在那一瞬間被推向了另一方向

生命歷程不也是如此嗎?!
“我沒想到會是這樣!!  “如果那時候我有/沒有...就好了.......
時不時的  我們的內心總會冒出這一類的話語
不同於人生  遊戲可以無限重來
在裡面塑造自己完美的形象  走到最期待想要的結局
比對虛擬世界中的美好
殘酷的現實生活只剩下了不滿與無奈...


無論是遊戲或是人生
向前走的同時  偶而不妨放慢腳步
回頭思考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體悟喔......
.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Detroit: Become Human(底特律:變人)



**圖片搜尋自google網頁,若有侵權懇請告知移除**


好酷...

是個工程浩大的遊戲說
隔行如隔山
完全不熟悉的領域  超厲害!!

世界之廣大
果然是看到的越多 才知道
自己不瞭解的還有很多......


.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星際過客(Passengers)--心得篇(二)





**圖片搜尋自google網頁,若有侵權懇請告知移除**
健康年輕的吉姆在孤獨了一年之後喚醒了奧羅拉
奧羅拉的人生因而產生巨大變化
變化不見得好  卻也不見得不好  就是不一樣..
第一次的決策  奧羅拉沒有機會做選擇..

在共同的經歷了外患後
吉姆發現了可以讓奧羅拉達成原本登船想要實現願望的方法
面對第二次機會的來臨
奧羅拉選擇放棄再次休眠的機會
決定陪伴吉姆  兩人一同走到生命盡頭


人性  真是如此嗎?!
航艦遭遇危機  在面臨可能失去吉姆的狀態下
奧羅拉對吉姆說  you die, I die
  何嘗不也是一種無法忍受孤獨的狀態

看似happy ending的結局真的也會有happy的相處過程嗎?
吉姆與奧羅拉畢竟不會同年同月同日面對死亡
一個人的孤獨的狀態將會再次出現

隨著時間的流逝  我們對於孤獨的承受力就會提高嗎??
you took my life--你奪走了我的人生
那是句很重很重的話
生命歷程中所發生的事物
正與負並不會綜合變成零
兩者會並行同時存在  又愛又恨...

我認為酒吧的機器人亞瑟說的並不正確
時間並非止痛良藥
時間的消逝或許會讓傷口癒合
  並不會真的抹去傷痛......
.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星際過客(Passengers)--心得篇(一)



**圖片搜尋自google網頁,若有侵權懇請告知移除**



人在很壞的境地下  總需要向下比較
劇中  第一個在不對時間被迫醒來的吉姆是當時最不幸的人
“為什麼是我?”是在第一時間最想問的一件事
因為太過孤獨  吉姆決定喚醒奧羅拉
在奧羅拉被吉姆叫醒之後  奧羅拉成了最不幸的人
不是不可抗的天災而是人為因素
在知道自己的人生因吉姆而改變之後
憤恨交加  無法原諒吉姆
  就在第三個醒來的人出現後
因休眠艙的故障
艦長葛斯不只是醒來而已  立即面對的是自己的死亡
在葛斯死亡的瞬間  提早醒來已經不是最不幸的事了
吉姆與奧羅拉兩個人至少還有伴  至少  還活著......

與其說是喜歡或是愛
會不會..  
吉姆對奧羅拉做的事就是找個比我更不幸的人陪伴我的不幸而已?!

無論是親情抑或是愛情
為了愛一個人而去傷害那個人
滿足的是自己  並不是那個人
...  真的不是愛......


社會比較論:
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54 年提出的「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指出,每個人都會利用他人做為比較的尺度,來進行自我評價。
藉由比較自己和他人行動的內容與方式,我們認識自己。在許多層面,我們依賴他人幫我們決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何謂正確與不正確,好和壞又是什麼。
.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成名在望...



**圖片搜尋自google網頁,若有侵權懇請告知移除**


是已經成名 而非只是在望吧
已然  步入第21年了呢!!

除了阿信那顆很不可思議的腦袋
與五個人的友誼默契外
五月天最最讓我佩服的是
他們總是能預先規劃並執行
未來好幾年後的事..

成功 真的不是偶然......


成名在望
.

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別人的幸福...






**影片搜尋自youtube網頁,若有侵權懇請告知移除**


我們眼中以為的別人的幸福不一定是真正的幸福...

在方爸爸的眼裡
慶竹聰明成績好能力好  是方家的驕傲
為此傾盡全力送他出國讀書
慶竹也沒有讓爸媽失望獨自在國外熬了好些年
直到臨畢業的前一年“逃”了回來
因為再也忍受不了一個在國外獨自生活孤單的日子
在他眼裡  自己的好能力反而成負擔了
只因為自己比較會讀書  就得漂洋過海遠離家人獨自生活
就得為這個能力付出代價
哥哥姊姊因為沒有這個能力反而就可以在家中享受天倫之樂
一句“那又不是我願意的”道出了身居內心多年的委屈感受
  供應他出國讀書省吃減用的爸媽哥姊何嘗不委屈...

怒氣沖沖的說話語氣及神色  臉龐掛著淚水卻不想認輸的表情
“為了你好”的善意頓然成為傷害他人並且傷害自己的利器
“易位思考”說的簡單卻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因為即使真的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了
也不代表真的就有辦法認同對方的想法  甚至按照對方的想法去做

我們眼中自以為的幸福  真的也是別人心中的幸福嗎


兩個爸爸  9:00~20:30
.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通靈少女第六集





**圖片搜尋自google網頁,若有侵權懇請告知移除**


“未注生     
  先注死
  生死有命
  天有定數
  ...................
  ...................
  人生在世  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你現在還有機會  知道嗎”


無論是生離或是死別
在開始的那一刻
就預言著結束必定會來臨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說
「每個人都會死亡兩次,一次是停止呼吸,一次是最後一個叫出他名字的人也死了。」
不管是因為生離或死別
能被惦念著
是一種奢侈的幸福

擁有時好好珍惜
離別時好好難過說再見
更別忘了 
  要及時...
.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通靈少女第五集






**圖片搜尋自google網頁,若有侵權懇請告知移除**
  

“你們是不是可以
  偶爾的回過頭看看自己
  然後謝謝過去的一切
  接下來呢  就勇敢的往前走  好不好”


不知道為什麼
看到小真與阿樂愉快的騎著腳踏出門
我的腦海裡突然出現這首歌的旋律
『我要走向你 走向你 走向愛的世界裡
   我的心早已打開 我要讓愛住進來
   我不想一輩子停留在原地
   我要走向你 走向你 走向愛的世界裡
   我的心早已打開 我要讓愛住進來
   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 我要戀愛』

轉個不停的風車只因為風來叨擾
風停  風車戛然而止
等待風起....


寂寞瑪奇朵《走向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