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制約--糖果和鞭子法則




當你想要鼓勵一個人  或想要控制對方的行為時
只要在對方做出你要他做的事時給他一顆糖果(獎勵)
並在他做出你不要他做的事  就給他一計鞭子(懲罰)
這就是行為心理學的基礎--制約作用(conditioning
看起來很容易
但事實上  要讓這個法則發揮效用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沒有掌握好獎勵的時機或懲罰的輕重
反而會降低對方照你要求去做的慾望

運用小動物進行的實驗
若想訓練小老鼠走T型迷宮只往右邊轉
理論上  就只要在右邊放置老鼠喜歡吃的餅乾(獎勵)
並在左邊安裝電擊裝置(懲罰)就可以百分百呈現出糖果和鞭子的效果
而事實也發現  這個實驗是成功的
“只要提供有志竟成的環境  就能促使老鼠做出你想要他做的事”
  也是自古以來教育法的主流

但有研究報告指出  光是提高電擊的強度就會讓實驗徹底失敗
若在老鼠誤走往左邊時遭受到強烈電擊
因為害怕突如其來的懲罰當下就退縮不前
就生物的角度來說  老鼠應該會認為待在原地不動才是最合適的做法
變成一隻欲振乏力的老鼠
日後進行解剖時  發現這個實驗中的老鼠都罹患了壓力性胃潰瘍

且亦可見  在日常生活中
B的期待是希望得到關注
AB的行為符合期待時大肆給予讚美(給予B關注)
B的行為不如預期時給予責罵與批評(給予B關注)
此時  無論獎勵或懲罰  B來說都是A還是注意到他的
那麼  原本的鞭子可能就變成了糖果
成了個不合宜的制約!!

是否非得糖果與鞭子並用才會是個有效的策略
需三思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